任何系統都存在「升級」,區塊鏈也一樣。在中心化系統中升級軟件十分簡單,你只需要在應用商店點擊「升級」即可。但是在區塊鏈這樣的去中心化系統中,「升級」並不是那麽簡單。
因為沒有中心化機構,比特幣等數字資產的每次代碼升級都需要獲得社區的一致認可,如果社區無法達成一致,區塊鏈就很可能形成分叉。
舉一個很經典的栗子。2013年3月,比特幣客戶端版本號為0.8的新版本和舊版本之間的沖突就引起了比特幣網絡的分叉,使用0.7等舊版本的礦工和比特幣商家拒絕接受新計算出來的塊鏈。在強迫大型礦池返回0.7舊版本後,分叉重新合並,問題才得到解決。
文章開頭提到的那位朋友遇到小零幣的分叉,大約持續了一個小時左右,最終以分叉的合並結束。
那麽他的幣到底去哪兒了呢?
分叉帶來的一個直接影響是可能會導致用戶充值/提現被回滾。
2017年7月,為了防止比特幣充值或提現被回滾,火幣和Okcoin就先後暫停了比特幣的充值和提現服務。
舉個例子,一個區塊鏈分叉出了一個新鏈,剛好你在這個時候向Cobo錢包轉了一筆賬,這筆交易出現在新鏈上,你也在區塊瀏覽器上查到了交易記錄,但隨後,區塊鏈社區達成了共識,決定放棄這個新鏈重新返回到舊鏈上,那麽在新鏈上產生的交易記錄也會作廢,導致你之前的交易操作失敗,這就是「回滾」。
另外,分叉還有可能導致用戶的交易遭受「重放攻擊」。
簡單解釋一下「重放攻擊」:如果一個分叉有一個有效交易,那麽這個交易可能會被「重播」到另一個分叉,再次得到確認,也就是說如果你在一條鏈上進行轉賬,你在另一條鏈上的幣也可能會被轉走。
因此,為了資金安全起見,建議大家隨時關註官方公告,如果有分叉發生,暫時不要轉賬,等分叉結束後再進行操作。
如果你剛好在分叉的時候進行了轉賬操作,發現幣「沒了」,請先不要著急,你可以聯系交易所找回你的幣,如果你是從本地錢包轉賬,更新一下本地錢包的數據,清理一下緩存即可。